1、齿轮的损坏形式
A、断齿:这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撞击,产生沉重荷载而造成的,材料淬火和疲劳引起微小裂纹而逐渐扩大也是断齿的原因。
B、齿面接触不良:既齿轮在啮合过程中,齿面不能沿齿长和齿高方向达到规定的良好接触。这种现象将使齿面局部加速磨损或造成事故性破坏。产生原因是两齿轮啮合中心距或两轴平行度超差,以及齿轮制造误差大。
C、齿面磨损:一种是指长期正常磨损而超过一定限量,另一种是指非正常磨损造成的损坏,包括粘附磨损,磨料磨损和腐蚀磨损。产生原因是齿部硬度不合要求,负荷过大及润滑油不合要求。
D、齿面点蚀:既齿面出现点蚀材料疲劳,齿面粗糙,润滑油不清等引起的。
E、齿面塑性变形:齿面淬火硬度不均匀(或未进行淬火)是软体面部位发生永久变形,形成凹凸不平的齿面或造成齿形歪斜。
2、齿轮检修方法
齿轮在使用中产生的各种损坏现象应如何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,常见的有如下一些办法:
大多数齿轮损坏,以后都不采用修理的办法来修复而是控制一定的极度标准,超过标准则更换新齿轮。
对于未超过报废标准的齿轮,可以用刮刀或油石清除齿面的毛刺,重新换用新润滑油等以达到减缓操作的目的。
更换齿轮的标准一般按用途与技术标准确定,对损坏的小齿轮都是进行更换,对于圆周速度超过8米/秒和斜齿轮磨损的均应成对更换。
对于大模数、大型齿轮应修换结合。大模数齿轮的局部断齿,可用气焊进行堆焊,然后经回火再加工准确的齿形。大型齿轮磨损后,采用变位法修理效果很好——既在修复时采取高变位,将大齿轮外圆车去一层,再重新加工新的齿形。
齿轮的齿部损坏,除采用变位法修复可以长期使用外,其它的修方法只能是种应付的措施,并在使用的头几天要特加观察。应尽快准备备件,做好更换的准备。
对于模数较小的齿轮齿面磨损后,不便于用堆焊等工艺修复,可采用金属涂敷法。
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在齿面上涂以金属粉或合金粉层,然后进行热处理或者机械加工,从而使零件的原来尺寸得到恢复,并可获得耐磨及其他特性的覆盖层。
涂敷时所用的粉末材料,主要有铁粉、铜粉、钴粉、钼粉、镍粉、堆焊合金粉、镍-硼合金粉等,修复时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即性能要求选择确定。涂敷的方法主要有热喷涂、压制、沉积和复合等,加热的方法主要有电炉、感应炉、燃料炉、气焊柜、超声波等。
此外,铸铁齿轮的轮缘或轮辐产生裂纹或断裂时,常用气焊、铸铁焊条或焊粉将裂纹处焊好;用补夹板的方法加强轮缘或轮辐;用加热的扣合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冷缩将损坏的轮缘或轮辐锁紧。
齿轮键槽损坏,可用插、刨或钳工把原来的槽尺寸扩大10%~15%。同时配制相应尺寸的键进行加大尺寸修复;如果损坏的键槽不能用上述方法修复,可转位在与旧键槽成90°的表面重新开一键槽,同时将旧键槽堆焊补平;若待修复齿轮的轮毂较厚,也可将轮毂孔以齿顶圆定心镗大,然后在镗好的孔中镶套,再插制标准键槽;但镗孔后轮毂壁厚小于5mm的齿轮不宜此法修复。
齿轮孔径磨损后,可用镶套、镀铬、镀镍、镀铁、金属喷涂、刷镀、堆焊等工艺方法修复。